文/黃世澤
台積電高雄設廠,在市府去年與年初努力的大內宣之下,成為高雄人引頸期盼可以為沉寂已久的高雄經濟帶來一份榮景。但是過了半年,陳市長口中台積高雄廠2024量產的願景可能變成天邊,即將幻滅的彩虹之際,高雄在地年輕人則已經成為被外來炒房客狠狠收割的韭菜。
從陳市長在今年6月初的受訪說明表示受疫情影響,台積電廠區工程預定在6、7月動土。接著改口「解釋清楚」是台積電高雄廠所在的楠梓園區動土。等到了8月初表示可能在8月7日動土,甚至蔡英文總統友會南下觀禮。果然,高雄楠梓產業園區在8月7日盛大舉行了動土典禮,但是,現場看不到小英總統的身影,而台積電的最高層也沒出現。
台積電去(110)年受晶片大缺貨、準美中貿易戰爭的影響下,成熟製程產能缺口甚大,台積電於是想到了,唯一可以相對快速提供建廠用地的高雄中油高煉廠土地,可成為該公司竹科、中科跟南科三個先進製程基地以外,可以成為該公司因應市場需求調節成熟製程產能的基地。
喊出「兩年拼四年」的陳市長所領導的市政府及時地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促成高雄產業再發展的契機。也訂下了台積高雄廠2024量產的願景,也被視為高雄經濟再起飛的轉折點。
這個契機放在除了三個科學園區所在縣市以外的任何一個執政團隊,都是很大的政績。高雄市政府當然大大宣傳,同時擘劃市政遠景。
突然,沉寂已久的高雄房市像坐火箭般的一飛衝天,高雄人高興之餘是憂喜參半,喜的是沉寂已久的高雄經濟即將有了前進的新動能,憂的是房價一路飆升,未來購屋的負擔會不會水漲船高到在地年輕人無力承受,而房地投資客則歡喜的解套之後反手再大賺一筆。
但是,不知道是市府內的幕僚不熟悉產業運作?或者是對產業趨勢視而不見?其實,從6月中開始,產業界與財經新聞陸續已經有產能或庫存過剩的聲音出現,再加上受疫情影響與全球半導體業擴充產能的影響,關鍵的半導體設備交貨期至少都要18個月甚至2年。對比當時連製程等級、產能規模等等重要建廠數據都尚未明朗的台積電高雄廠,當時怎麼可能已經向關鍵的半導體設備商下訂單?所以,從至少1年的廠房興建期程,再加上製程設備下單、交貨、裝機、試運轉等等程序,以業界建廠進程的常態推估其量產要在2024年全部完成已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產業的變化是瞬息萬變的,記者曾經在9月6日撰稿「行百里者半九十!請陳其邁市長加速台積電進駐高雄的最後一哩路!」正是因為當時已經嗅到一絲不同的氛圍而特意要提醒陳市長,廟還沒蓋好前,和尚隨時可以跑!所以,市政府要全力讓和尚趕快把廟蓋好。
現在隨著台積電下修資本資出1成、相應調整7奈米及6奈米資本支出、只確認了相對成熟的28奈米及3奈米以下先進製程部分不變,加上最近鼓勵員工休假的訊息等等,種種跡象顯示,作為成熟製程產能輔助基地的台積電高雄廠的需求是不是有那麼急迫建好?是不是要急著在2024年量產?自然會讓人多想一下,畢竟一座半導體廠的投資至少新台幣1,500億,沒有一位企業經營者願意做如此大的投資而讓其閒置或者承受緩慢的回收的速度。相對為了維持業界競爭領先的地位與態勢,在竹科跟南科的先進製程晶圓廠,自然仍依照原定的期程進行。
不過,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台積電高雄廠的延遲,對於甫代理台電董事長不久的經濟部曾文生次長,就為了未來可能出現的供電缺口而承受重大壓力之際,也許這剛好是可以喘一口氣的及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