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守大學承辦公費生社群發展計畫 點亮偏鄉醫療未來

發佈: People Ι 2024-12-31 Ι 瀏覽: 50

義守大學獲得衛生福利部「112-113年度補助養成計畫在學公費生社群網絡發展計畫...
義守大學獲得衛生福利部「112-113年度補助養成計畫在學公費生社群網絡發展計畫」支持,承辦期末成果分享會,邀請全台4所大學參與,展示創意與實踐成果。義守大學/提供
記者陳明成/高雄報導
義守大學承辦公費生社群發展計畫 點亮偏鄉醫療未來為解決臺灣偏鄉與離島地區長期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衛生福利部推動「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主要目的為培養在地公費醫事人員,成為維繫偏鄉醫療體系的重要支柱,義守大學在「112-113年度補助養成計畫在學公費生社群網絡發展計畫」支持下,承辦了期末成果分享會。本次活動以「張開隱形翅膀,飛向夢想」為主題,邀請了全台4所大學5個學系的14個跨校系小組參與,展示了創意與實踐成果。

 

義守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慈濟大學等校,組成14個由重點科別公費生、養成公費生及一般學生參與的跨校系社群,自今年初起,這些學生組成社群輔導平台,選擇偏鄉或離島的醫療單位進行實地採訪與研究,計畫不僅深化學生的醫學知識,更培養人文關懷意識。

 

義大醫學系師生前往離島或偏鄉醫療單位,對當地的公費醫生進行實地採訪。義守大學/提...
義大醫學系師生前往離島或偏鄉醫療單位,對當地的公費醫生進行實地採訪。義守大學/提供

 

成果分享會上,學生們展示了涵蓋臨床醫療議題、患者心理支持與弱勢群體關懷等多元面向的專案,並分享田野調查與實地訪查的心得。活動的核心目標是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區與部落,關注地方居民的真實需求,並激發學生與教師共同探討醫療資源不均的相關議題。

 

義守大學醫學系大三學生石葳,身為布農族的一員,對部落醫療資源的短缺有深切體會。在此次計畫中,石葳與義守大學醫學系110級學生及原資中心胡哲豪主任合作,深入屏東瑪家鄉三和村,協助公費醫學生了解偏鄉環境與當地文化。團隊透過與居民的互動,設計簡易實用的醫學知識與衛生教育,普及健康觀念。石葳表示,她感到無比欣慰,能夠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回饋家鄉,幫助改善偏鄉醫療照護現況。

 

義大學子藉由課程體驗,與屏東瑪家鄉的三和村小朋友製作人體器官的黏土實作。義守大學...
義大學子藉由課程體驗,與屏東瑪家鄉的三和村小朋友製作人體器官的黏土實作。義守大學/提供

 

計畫主持人、義守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梁正隆指出,臺灣偏鄉與離島地區長期面臨醫療資源的不足,面臨的問題包括醫師短缺、健康觀念薄弱與交通不便,在計畫執行過程中,學生們前往金門、澎湖、琉球、蘭嶼及高屏等地,通過走訪、衛教與田野調查,了解各地情況,並聆聽居民心聲。深入地方實地體驗,感受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並激發學生將所學回饋家鄉,為改善偏鄉醫療貢獻力量。